教学工作

联系我们

办公电话: 0335-3657673

邮箱:jwc357673@163.com

 


高标准高质量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百年华诞 向党献礼

发布日期:2021-07-01点击:23359

高标准高质量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

                                                                                         ---百年华诞 向党献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以及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河北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贡献能力,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衔接。为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文件精神,我校教学改革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以深化“双师双证”为重点,积极推广产教融合,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以“创办特色职业学校,支撑生命健康产业”为主旨,培养社会普适人才,无论学生升学还是就业,保证所有学生都能习得一技之长,使之成为优秀的社会服务者和“美好生活缔造者”。

    一、优选高标准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

依照《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精神,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积极建设遴选乐于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京津区域发展水平很高,京津冀区域建设宗旨是学习并服务京津,促进协同发展,因此选择在京津区域经济具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搭建高标准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既是落实好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也是培育高水平社会普适人才的途径。

2019年上半年,2018级护理班学生赴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儿童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部分养老院尝试开启我校研修式现代学徒制职业见习实践教学初探之旅。三年来,学生在工学交替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模式下,感受到在学校学习学生身份在企业学习的学徒身份相互转换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操作技能、职业素养与社会适应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

    二、构建高标准高质量生命健康专业

精准对接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精致职业教育,高质量建设健康、养老等社会紧缺领域专业

   (一)集群式专业特色建设

以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集群化建设--健康管理专业群、康复养老专业群、养生保健专业群、药剂检验专业群。积极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从引企入校增设企业实践课到引校入企增设职业见习教学实践环节,产教融合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推进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

   (二)需求式专业动态调整

聚焦京津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市场,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度,适时增设新专业,依托企业合作共建新专业。

(三)渐进式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形式由教研组和专业教学团队调整为健康管理部、康复养老部、养生保健部、药剂检验部,有利于突出专业特色建设,有利于“双师双证”工作的开展。依托“秦皇岛市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郭金达技能名师工作室”和卫校医院,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依托校企合作企业优势,选派优秀教师参加1+X证书师资培训,高标准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三、推进高标准高质量产教融合课程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实际需求,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重点,对现有课程进行完善和调整,校企合作研发课程标准、前置课程、实训教材、精品课程等。

(一)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建设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职业见习产教融合既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也是学校“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标准建设典型案例。它创新我校劳动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在集体中做甘愿奉献的“孺子牛”,在学习中做创新进取的“拓荒牛”,在生活中做不计得失的“老黄牛”。学生切身领悟医学生誓言,也在体验社会的过程中强化 “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真心领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确切含义。 

(二)产教融合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企业位需求,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开展紧缺行业产教融合精品课程建设,本学期开展河北省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建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中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在线精品课程。

(三)产教融合前置课程建设

2020年下半年,应北京知护合伊养老机构要求,依照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标准,开设老年照护实训前置课程;2021年上半年应北京朝阳妇幼保健院要求,依照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标准,开设母婴护理、幼儿照护实训前置课程;拟与北京朝阳妇幼保健院合作,选拔优秀职业见习学生组织开展教育部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工作。

(四)产教融合实训教材建设

推进河北省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建设,积极与北京同仁医院校企双元合作开发产教融合实训技能教程。

(五)修订各专业重点课程课程标准

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标准与产业需求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为此暑假期间,各教学部将开展专业重点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以学生“双证书”为重点,以学生习得“一技之长”为基础,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结合考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执业证书、职教高考,因生施策,整合职教高考和技能提升,分解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拓展课程资源,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深化教材、教法改革。

四、彰显产教融合中国特色学徒制成果

中国特色学徒制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推进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工匠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符合产业人才需求由拥有单一岗位能力向多元综合能力转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应适时转变为培养兼备高标准岗位胜任力和高质量就业适应力的社会服务者和“美好生活缔造者”。

思政体育教学部组织 19护理专业学生“天使来信”活动,通过职业见习学生讲述见习感受、介绍工作经验,传授见习技巧,为即将走上见习职位的学生提供建议。19护理专业250份见习反馈报告、150封天使来信,让我们看到、听到长大、成熟的天使心声。在一封封“天使来信”中,我们看到了职业见习产教融合普适性基本素质培养的成果。

(一)职业道德培养

企业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影响教育着学生,使其具有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耐心护理,使病人转危为安,教育学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引导他们认识到护理工作虽然平凡,但它关系到人类健康,学生切身体会医学生誓言中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八个字沉重的分量,从而认识到护理职业的社会价值。

(二)医学理念熏陶

职业见习学生主要承担助理护士工作,担任外勤护士、科室护士助理、养老护理员等。北京三甲医院由于就医人数多,工作量大,以外勤护士为例,工作职位繁多,预检分诊、导医导诊、标本运送、病人陪检、医技秘书、器械整理、辅医助手等,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为病人多做一点、为病人多讲一点、让病人方便一点、让病人满意一点的现代医学模式新理念在不知不觉中扎根。

(三)激励教育应用

带教老师对学生放大优点、缩小缺点,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与肯定,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学生在潜意识中也将自己定位为"好学生";学生通过了解北京三甲医院护士依据学历、职称、年资、能力分层级管理制度,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使学生自重、自爱、自强,明确职教高考方向,主动学习、努力奋斗,争取取得更好成绩,获得高质量就业。

(四)适应能力提升

每封“天使来信”都讲述了自己遇到最棘手的事,从中看到学生明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工作责任心的体现;不仅如此,学生还具备了法律意识。由于服务对象是人,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比较多,每个细小环节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要脚踏实地的做好基础工作很重要,因此在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技巧里也能看到类似话语“对于相关患者的询问,不知道的绝不说,知道的要谨慎说。”

“检查患儿家长健康码,帮助患儿排号看病,回答患儿家长的问题,送取病例并登记,给看内分泌的患儿量身高体重,职业见习,累并成长着。”这是19护理学生武冰雪担任导诊工作的体会,由于北京儿童医院导诊工作量大,她每天都在不停地说话,很多时候嗓子都哑了,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她的见习收获却是“我突然发现我的沟通能力增强了,不再惧怕在人前讲话”。在今年的职业教育周启动仪式上,她代表优秀见习学生发言,收获了师生鼓励的掌声!

矢志教育报国,落地立德树人;坚持产教融合,圆梦职教高考。卫校教师愿与每一位家长同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1.7.1